首页

site:www.umhom2.com

时间:2025-05-25 04:31:05 作者: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200余场活动点燃科学热情 浏览量:68846

  水清岸绿,候鸟翔集,中国生态版图上的重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巢湖,犹如镶嵌在中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重要湖泊生态保护修复,备受习近平总书记关注。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中部各地各部门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整体修复入湖河流水质、拆违退捕助力渔民上岸、建“候鸟医院”迎旗舰物种回归,正在努力绘就人湖共生的和谐画卷。

  城湖共荣绘新景

  十八联圩湿地,是合肥市打造的环巢湖十大湿地之一。俯瞰这4.1万亩湿地,芳草萋萋、鱼翔浅底,不时有白鹭飞过。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八百里巢湖要用好,更要保护好、治理好,使之成为合肥这个城市最好的名片。

  巢湖连接长江,曾承受过“生态创伤”,城市污水汇入、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湖水水质一度为劣Ⅴ类。

  20世纪60年代,十八联圩围湖造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8年前,这里曾有一片高密度养殖的渔场,加重湖体水质污染。曾是渔场场长的李家政,如今成为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

  2017年,十八联圩实施水面退养,推进生态修复,通过就地堆岛、在岛上种树等多元水质净化手段,吸收湿地内污染物。

  十八联圩湿地,成为巢湖一级支流南淝河入巢湖前重要的旁路净化系统。

  “进水闸平均每天引入40万立方米的南淝河水入湿地净化,减少河流入巢污染物。”李家政指着手机里的监测指标说,“你们看,进时IV类水,出时Ⅲ类水,水体氨氮和总磷削减效果最明显。”

  今年4月,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案例,这一消息让李家政十分振奋。

  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突出工程治理,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近年来,巢湖治理以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为本,把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在重要位置。

  城湖共荣,百姓受益。如今的环巢湖沿线,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因为亲湖看湖的人越来越多,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社区里,翻新的闲置房屋成了清雅的客房,露营地里搭建起一座座帐篷。

  “以前巢湖时常暴发蓝藻水华,味道大得很,哪有人会来旅游?”从事民宿经营的胡学树说,这几年生态好了,来旅游观光的人也多了。

  目前,巢湖平均水质稳定在IV类。今年1月至8月,东半湖湖区稳定在Ⅲ类。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系统工程构建流域健康水循环系统,优化配置水生植物群落,在不影响巢湖防洪抗旱能力的前提下,兼顾航运、灌溉和湿地出露,整体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拆围退捕复生机

  站在家门口,看着不远处的洞庭湖湿地,老渔民熊玉兰感慨:“这几年来洞庭湖的候鸟越来越多,洞庭湖的景色越来越美了。”

  洞庭湖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区,区域内水草繁茂、鱼类资源较丰富,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在此栖息,被誉为“长江之肾”“候鸟天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长江干支流沿线治污治岸治渔,做好渔民转产安置和民生保障工作。

  洞庭湖区20世纪90年代达到渔业巅峰,代价是亲鱼群体数量变少、繁殖量下降的势头不断加速。2019年12月,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建档立卡渔船20457艘、渔民28148人全部退捕上岸,大湖迎来休养生息。

  熊玉兰一家从东洞庭湖上岸,把家安在了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上岸了,怎么养活自己?”熊玉兰一家彼时十分担心。

  “社区共有无田无土的专业渔民36户,他们上岸后,大多选择了开饭店或卖风干鱼。”六门闸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健说。

  六门闸的风干鱼逐渐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好食材。看到这个产业有前景,君山区帮渔民建设了晒鱼长廊,并成功将风干鱼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春能踏青、夏能赏荷、秋能看苇、冬能观鸟”的六门闸,如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渐渐带火了风干鱼销售。

  “过年前卖得最火,有时一天能卖出2000多斤。”熊玉兰说。君山区还实施“百村千人”直播带货人才培养计划,帮助上岸渔民把风干鱼推得更远、销得更多。

  近年来,湖南在洞庭湖区拆除矮围、关停非法砂石码头、治理黑臭水体。一些过去环境较差的区域,如今芦苇苍苍、候鸟翩跹,曾经的华龙码头成为美丽的4A级景区、网红打卡点,湖区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湖南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加强,洞庭湖麋鹿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珍稀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多年再次现身洞庭湖。在拥有洞庭湖超过50%水域的岳阳市,退捕上岸渔民加快转产转业,六门闸社区去年生产各种风干鱼产量超3000吨,产值超2亿元,带动当地400余人就业。

  倾心守护生态美

  眼下,鄱阳湖进入候鸟越冬季,伴随几声轻啼,如星般装点湖面的水鸟时而舞动,时而停歇。

  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其调蓄径流、净化环境、繁衍万物的机能,和洞庭湖一道被誉为“长江双肾”。

  2024年3月,围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和鄱阳湖、洞庭湖等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近年来,江西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推进鄱阳湖全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执法能力。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的鄱阳湖马影湖区,是许多越冬候鸟飞抵鄱阳湖时歇脚的第一站。每年大量候鸟的长途迁徙,难免有“伤兵”。

  拨开岸边繁茂的枝叶,沿着静谧的村道往深处走去,一座“候鸟医院”坐落在多宝乡洞子李村。“T”字形排列的两幢建筑,病房、手术室、康复室等一应俱全。已近耄耋之年的李春如成为“鸟医”已有四十余载。

  “从1982年自发开始护鸟,到2012年有了这个专门的救治场所,目前我经手救治、放飞的候鸟有1万多只。”李春如说。在都昌县,候鸟保护、宣传、救护性民间组织有7个,成员500余人。

  在鄱阳湖区,智慧管理平台的“上新”,正悄然改变着湿地生态保护方式。

  轻点鼠标,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孙越就能通过摄像头远程查看湖区的实时动态。“有了AI识别、无人机自动巡护等新手段的助力,我们的工作不再只是‘巡护靠走、执法靠吼’,湿地生态保护变得更加智慧。”她说,今年3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就是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一只被困的幼年白鹤,并帮助它脱险。

  随着鄱阳湖区生物多样性、栖息生境加快恢复,好消息不断传来:根据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5年数量增加23.42%,其中鄱阳湖约492头;鄱阳湖越冬白鹤数量从1985年的1300余只壮大到如今的约5000只……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领衔记者:刘菁

  执笔记者:姜刚、水金辰

  合作采写:周楠、陈毓珊

  策划:张晓松

  统筹:姜潇、初杭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数据赋能贵州石阡茶园实现全程监控

此次驻训以多地发生较大规模以上森林火灾为背景,分为“响应机动、实战课题训练、融合化演练和撤离归建”阶段进行。其中,响应机动重点检验锤炼队伍日常战备水平、开进情况处置、跨区快速增援等能力;实战课题训练区分指挥机关、任务分队、保障人员等不同模块进行,指挥机关重点加强信息通联、指挥标图、野外生存等能力学习,任务分队重点聚焦四种以水灭火战法、特殊火情处置和新型作战力量训练攻坚等进行;融合化演练计划将邀请驻地防火力量参演重点解决联合指挥、联保保障等难题。

月背“土特产”首次与国内公众见面

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应急储备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灾难。丹东蓝天救援队在灾难面前竭尽所能挽救生命,昌沃特种食品在关键时刻提供生命所需的能量,二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不确定性的准备如出一辙,强强联手为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而不懈努力。

(两会访谈)徐安策:打造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区域性国际枢纽

当时,唐群辉的一位微信好友在看到他的朋友圈后,就立马给自己平时有早起的习惯的家人和朋友打电话告知相关情况。就在今天(25日),这位微信好友给他发来了感谢信息,为他当时拦车救人、守在断桥上的行为点赞!“好样的,为你点赞,救下不少早起谋生的人。”

四川北川:“走北川 过羌年”文艺展演精彩纷呈

6.“安徽省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谣言。针对网上出现的“安徽省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传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声明,没有制定印发过此文件,也未报请省政府印发过类似文件,提醒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新浪微博平台“武汉步步飞咨询”等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透过数据看真相:五常大米受灾严重吗?是否会给餐桌带来影响?

德润产业园成立于2013年,是泉州市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自德润产业园成立以来,兴业银行泉州分行就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为园区内台资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服务,帮助台商台胞发展走上“快车道”。近日,该行还为产业园上线“兴业园区生态服务平台”,有力赋能园区数字化管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